優化支撐的“碩果”
——陽城煤電改革帶來的效益
煤炭行業的冬天,寒氣襲人,與人們想象中環境惡劣的礦山印象不同的是,走進陽城煤電,一座座嶄新的辦公樓高高聳立,醒目的企業文化宣傳即刻映入眼簾,讓人頓感春天的到來。
近一年來,陽城煤電通過巷道支護優化、礦井系統優化等多個方面多措并舉,實現可喜“碩果”,為年度利潤的完成“增磚添瓦”,為整個礦井的安全生產管理 “錦上添花”。
1309軌順聯絡巷現場優化支護方案
鋼管混凝土支架
啟動巷道支護優化管理
礦井成立優化活動領導小組,通過理論分析、外出調研、多點對比等多種形式有效推進活動的正常開展。
一年來,礦多次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到周邊及受采動、軟巖影響嚴重礦井進行調研,學習先進的巷道支護工藝,并根據本礦井現有巷道變形破壞原因進行分析,選定適合本礦井巷道支護強度的支護形式、參數,確保巷道支護強度達到要求。
成功引進并成功試用多種新材料、新技術,即回采工作面回撤期間試用礦用高強聚酯纖維柔性網,受采動及軟巖影響的巷道試用鋼管混凝土支架,采煤工作面開切眼巷道幫部試用玻璃鋼錨桿,實體回采巷道及切眼巷道幫部采用雙抗網,深井軟巖巷道采用新型超高強度熱處理錨桿等,通過巷道支護優化活動的開展,全年累計節省材料費用近800余萬元。
深化礦井系統優化管理
優化三采區深部區域設計。根據已回采工作面生產情況及三采區準備巷道已揭露煤層情況,優化三采區深部區域采煤工作面布置,采用偽斜布置,減小工作面傾角,利于后期采煤工作面安全生產管理。
不斷完善礦井排矸系統,緩解軌道暗斜井提升壓力。設計了
優化礦井通風系統,降低通風阻力。將礦井通風由“兩進一回”調整為“兩進兩回”,極大改善了井下作業人員的作業環境,確保井下各作業地點正常用風。
優化3304工作面、1308工作面、1312工作布置,預計可提高回采儲量70余萬噸,產生經濟效益近億元。
優化南翼開拓大巷設計。在原設計的基礎上,根據超前探測3煤賦存情況,調整巷道掘進坡度,降低巷道支護成本及勞務費用顯著。
技改支撐“碩果”
結合礦井“外圍勘探”及安全技術改造項目進展情況,不斷優化二、四采區設計。在不影響礦井整體開拓布局的前提下,優化各生產系統及巷道支護形式,減少巷道工程量,縮短施工工期,節省施工費用。
加大礦井“內部探測”力度,提高礦井回采儲量,針對一采區南翼地質條件復雜,煤層層位不清的情況,礦提前組織隊伍進行鉆探、巷探,摸清煤層層位、構造產狀,設計采煤工作面,為“十三五”規劃奠定堅實基礎。
(周長國 劉巖)